2023河南公务员行测备考:防空警报分为哪三种?
防空警报是什么?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防灾救灾和重大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民防空的警报。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防空警报分类
1、预先警报
预先告知,敌人即将实施空袭,要求做好防空袭的准备。规定音响信号: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2、空袭警报
表明敌空袭兵器已临近,空袭即刻或已经开始,警告迅速掩蔽。规定音响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4、解除警报
表明该阶段空袭已结束,空袭警报解除。规定音响信号,连续长鸣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
防空警报响应行动
(一)预先警报响应
1、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工程或指定掩蔽地域。
2、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掩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二)空袭警报响应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掩蔽。
1、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层以上)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灶间等处躲避。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躲避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品。
2、在公共场所,处于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掩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掩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3、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等,迅速分散卧倒掩蔽。
(三)解除警报响应
1、进入安全地带。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存在,还可能会出现房屋倒塌和大火,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或染毒、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2、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刷题巩固
(2017北京)关于防空警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B.战时用于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C.战时是各级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民疏散的基本手段
D.听到警报时在公共场所的居民,应立即回家,再次听到指令后可到临时疏散地域掩蔽
【解析】D。本题考查了生活常识中的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A项正确: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
B项正确:防空警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C项正确:同B项;
D项错误:听到警报后市民应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把家中电源拉闸断电,关好煤气、熄灭火种、关好门窗,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迅速撤离到附近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听到解除警报指令后市民可以走出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恢复正常工作。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时事热点练习题
点击查看>>公务员备考常识时事政治专项备考资料
2022年4月1日,全国( )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强调,( )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不出现任何闪失。
A. 玉米
B. 水稻
C. 小麦
D. 甜菜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时事热点。2022年4月1日,全国玉米水稻生产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指出,要共同努力力争把玉米面积和产量稳定在去年水平上。胡春华强调,水稻是我国最大的口粮作物,要始终绷紧抓好生产这根弦,巩固发展稻谷产量稳中有增的好势头,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不出现任何闪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单选题
49. 2022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 )
A. 3.8% B. 2.9%
C. 4.2% D. 5.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时事热点。2022年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亿千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一周年,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