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洛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3-05)
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推荐:河南事业单位笔试图书网课 | 添加微信交流群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与“蛇打七寸”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画饼充饥
B.画龙点睛
C.舍本求末
D.智子疑邻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蛇打七寸意思是打蛇要命中要害,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蕴含的哲理是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蕴含的哲理是要抓关键,解决主要矛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画饼充饥比喻徒有虚名而于实际无好处。后多用来比喻以空想来安慰自己。A项错误。
C项:舍本求末指的是颠倒主次,抓不住重点,不能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项错误。
D项:智子疑邻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切勿以关系的亲疏远近妄下判断,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D项错误。
2. 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各级领导干部应慎独自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警钟长鸣”,增强“免疫力”绷紧廉政弦。从哲学角度来看,这强调的是:
A.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重视内因的作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题中各级导干部应慎独自律,增强“免疫力”绷紧廉政弦体现的是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项排除。
B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排除。
D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排除。
3.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事物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下列选项与其蕴含的哲理相似的是:
A.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B.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C.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无规矩不成方圆”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离娄上》,意思是不凭规和矩,是画不成方圆的,说明事物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战国末期荀子的著作《荀子天论》,其意思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三皇五帝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D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意思是指人做了好事或坏事,或迟或早总会得到相应的报应。只是劝人向善的俗话,没有理论基础,更多的体现人性关怀、宗教情操。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自毛泽东《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比喻片面的看问题,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出自唐代诗人李约的《观祈雨》,意思是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面对同样一场干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所以此首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C.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一切事物的变化都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依赖于量变。量的变化积累起来,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强调要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要一点一滴地做细小的事情,反对急于求成,立竿见影。所以,一步步的走,终能走完漫漫长路,不迈开腿,再短的路也无法到达。A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题干并没有强调事物发展的方向问题。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才能最终战胜旧事物。题干中并没有强调事物的发展道路,也没有体现曲折性。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说法错误。D项错误。
5. 下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志不强者智不达
C.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A项:语出《易传》中的《象传》。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形容自己不休息的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体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不要气馁,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项:语出《墨子·修身》:“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思是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蕴含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C项:语出《甘罗十二为使臣》。意思是指只要有远大志向,就算年纪小也没事,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强调志向的重要性,蕴含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D项:“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没有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可知,D项与其他选项蕴含的哲理不一致,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二、多选题
6. 管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水与污水定律”,给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治着部分
B.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B项和D项:“一滴污水”会污染“一桶酒”,“一滴污水”代表部分,“一桶酒”代表整体。体现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符合题意,B项和D项当选。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治着部分。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C项:当部分以合理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各。反之,则不然。C项说法错误,不当选。
7. “如果一个人不能成为伟大的大人物,可以原谅,那是机遇和能力问题。但不能成为一砖一瓦,那是不可能原谅的。”这段话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
A.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
B.立志奉献社会
C.超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D.坚持自我砥砺
【答案】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根据题意,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必强求,具有“成为一砖一瓦”的奉献精神才是必须的。B项正确。
D项:“成为一砖一瓦”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形状”进行打磨,以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体现了自我砥砺的要求。D项正确。
因此,选择BD选项。
【拓展】A项:“不能成为伟大的大人物,可以原谅”说明“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选项。A项错误。
C项: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根据人生价值的定义,人的实践活动不可能脱离他所在的社会,所以人生价值不能超越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C项错误。
8. 下列命题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天不变,道亦不变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辩证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两大特征是:发展和联系;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为: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现实性与可能性、内容与形式、偶然性与必然性。
A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这句话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体现了事物变化与发展规律的观点,包含辩证法思想。A项正确。
B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这句话表明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包含辩证法思想。B项正确。
D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意思是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这句话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包含辩证法思想。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天不变,道亦不变”意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属于静止、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属于辩证法的思想。C项错误。
三、判断题
9. “适量饮酒有祛湿活血之效,过量饮酒人就会酒精中毒”是质量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的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适量饮酒有祛湿活血之效,过量饮酒人就会酒精中毒说明要把握事物的度,是质量互变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事物的量变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②马克思主义认为,量变与质变关系表现为质量互变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10. “改革永远在路上”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
【答案】正确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改革永远在路上”表明改革是一场革命,一旦发动就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但是改革成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在某一段时间内实际上是处于量的积累的阶段的,即相对静止的状态。与哲学中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相符合。
因此,本题正确。
添加微信客服获取资讯